nvim使用技巧
本文总结记录一些neovim的使用技巧。包括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扩展tab(expandtab)、在已修改的文件位置之间跳转、将选中的字符作为文件名在新标签页打开。
生如夏花
专注于工业物联网行业数据采集,嵌入式Linux系统裁剪,5G智慧网关软件开发等
本文总结记录一些neovim的使用技巧。包括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扩展tab(expandtab)、在已修改的文件位置之间跳转、将选中的字符作为文件名在新标签页打开。
tmux是一种终端多路复用器:它可以在一个屏幕上创建、访问和控制多个终端。
启动tmux时,它会创建一个带有单一窗口的新会话并显示在屏幕上。 屏幕底部的状态行显示当前会话的信息,并用于输入交互式命令。
本文目前主要记录了一些tmux使用的快捷键、常用配置以及插件使用方法。
有一个至少半年都没使用过的基于Ubuntu14.04的虚拟机编译环境,在最近使用时尝试了所有可能的账密之后均无法登录。
本文主要记录如何通过Ubuntu Advanced中的recovery mode来重置密码。
本文介绍了Neovim的诊断系统,它提供了一个统一框架来管理来自不同工具的代码问题反馈。
诊断信息由诊断提供者产生,需要创建命名空间、设置配置参数、生成诊断信息,并通过API将诊断信息设置到当前buffer。
诊断信息包含严重程度、位置、消息等字段。Nvim提供的API分为两类:一类作用于诊断生产者,一类作用于诊断消费者。诊断处理器负责渲染诊断信息,可通过vim.diagnostic.show()
函数显示给用户。
内置处理器包括virtual_text、virtual_lines、signs和underline。自定义处理器可以通过添加到vim.diagnostic.handlers
表来实现。
uloop是OpenWrt基础库libubox的核心模块,提供事件驱动功能。
其主体框架由uloop_init、uloop_run_timeout和uloop_done三个函数构成,分别完成初始化、事件处理循环和清理工作。
uloop支持五大核心功能:
本文介绍了TiKZ宏包在LaTeX中的强大矢量绘图功能,包括基础绘图、高级图形绘制和专业领域支持。
提供了一个折线图绘制模板,包括LaTeX代码和数据文件示例。还介绍了Make自动化编译配置,包括编译LaTeX文件和将PDF转换为SVG格式。
最后展示了绘制的折线图结果。
下文主要记录Ubuntu18.04中修改默认的网络接口名称,例如Ubuntu中的默认网络接口以ens32
命名,这里将其修改为internet
等。
/etc/default/grub
禁用Linux自动生成的可预测命名规则。/etc/udev/rules.d/70-persistent-net.rules
手动绑定MAC和名称。每个LaTeX文档都是以命令开始并且以命令结尾。
LaTeX会忽略\end{document}
之后的内容。
源码文件中处于\begin{document}
之前的属于前导。
前导中的第一个命令必须是\documentclass[<选项>]{<文档类>}
。该命令接受一个强制参数,该参数是LaTeX内置的预定义文档类之一(也可以是第三方包提供的扩展文档类)。
在本教程中,我们将解释和探讨这些文档类的差异和相似之处,以及每个类应该用于什么目的。我们还将讨论documentclass
命令所接受的多个可选参数,这些参数可用于自定义我们文档的外观。
如果需要在三个标准文档类或beamer的基础上添加中文及版式的支持,建议使用CTeX宏集提供的四个中文文档类。
在使用非标准文档类及beamer时,如果需要添加中文及版式的支持,则可以使用ctex
宏包。
LaTex支持三种中文编辑显示方法。
要想在pdflatex中编辑、显示中文,使用ctex宏包的同时也需要设置文件编码为UTF-8,区别是ctex宏包版本>=2.5.10时不用在代码中手动指定UTF-8编码。
特性 | UTF-8+ctex(pdfLaTeX) | CJKutf8(pdfLaTeX) | ctex+XeLaTeX |
---|---|---|---|
编译器 | pdflatex | pdflatex | xelatex |
文件编码 | UTF-8(自动检测) | UTF-8(强制) | UTF-8(原生支持) |
字体管理 | 自动映射基础字体 | 需手工指定字体 | 直接调用系统字体 |
配置复杂度 | 中等(需版本适配) | 高 | 最低 |
dibbler-server
是一个实现DHCPv6的应用层软件,用于给客户端提供IPv6地址分配。
dibbler-server
支持IPv6地址分配、前缀委派等,本文总结了在前缀委派时需要的配置和可能出现的错误。
本实例中通过在两台VMWare虚拟机之间创建ipip6隧道,实现IPv4 over IPv6通信。
两台VMWare虚拟机通过NAT DHCP服务器连通,并手动配置静态IPv6地址。